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宋丽梅睿新策略
“要不是工会及时伸出援手,女儿的康复费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日前,山东青岛聚泰集团市政板块工作人员于辉难掩激动地表示,“市北区总工会和集团工会给我的帮助,始终温暖着我的心。”
于辉的女儿出生时就患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依靠助听器才得以生活在“有声”的世界里。因听力波动性下降,2024年,即使戴助听器,女儿也完全听不到声音了。于辉只能为女儿植入人工耳蜗。
手术费用加起来约69万元,于辉拿出全部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钱,终于凑齐了手术费。可术后女儿还需接受长期康复训练,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听声说话。每节200元的康复课费用,又像一座“大山”压在于辉肩上。
就在这时,市北建投集团下属青岛聚泰城市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得知了于辉的困难睿新策略,第一时间发起内部募捐。但性格要强的于辉不愿麻烦同事,婉拒了这份好意。
“工会一直为我的事情奔走。”于辉回到公司后,聚泰集团工会主动找他详细了解孩子的恢复情况和康复开支。看到于辉一筹莫展,大家都耐心劝他:“有工会这个‘娘家人’在,有什么困难我们大家一起面对!”
聚泰集团工会迅速行动,将情况上报至市北区总工会,协助申请困难职工补助。
“于辉属于因病致困,我们帮他准备好各项证明材料,成功申请到了11800元慰问金。”在市北区总工会2025年“走访送温暖”活动中,慰问金送到于辉的手里。
于辉的心被“娘家人”的关爱烘得热热的:“有了这笔钱睿新策略,女儿的康复训练费用就不用发愁了。”
于辉的经历,是聚泰集团工会帮扶职工众多案例之一。谈起工会,职工们都是竖起大拇指夸赞,老职工颜丙斌更是连说三个好:“集团好,集团工会好,工会领导也都好!”
颜丙斌于2009年入职聚泰集团,负责园林绿化工作,凭借敬业、专注与默默奉献的工作态度,很快从一名初入行的绿化工成长为技术骨干。
2021年,颜丙斌工作途中,一脚踩上一个年久失修的古力井盖,掉入井中。“当时连呼吸都疼,到医院检查发现,六根肋骨骨折,甚至戳进了肺里。”
重伤之下,颜丙斌只能卧床养病,可是住院治疗都需要花钱。正当他犯愁时,聚泰集团工会伸出援助之手。
当时,集团为颜丙斌投保了雇主责任险,在市北区工会的帮助下,聚泰集团工会先是协助颜丙斌办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事宜,还到他出事地点勘察,确认古力井盖属于自来水公司后,便聘请法律顾问和自来水公司的保险公司谈判。在律师的帮助下,为颜丙斌争取赔款12万余元。
聚泰集团工会拿着赔款送到颜丙斌手里,并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养伤,等身体好了,再想工作的事儿。”
一次次暖心服务传递出“工会温度”,聚泰集团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扎实举措,也是市北区总工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切实保障职工权益的生动缩影。
“工会不仅是职工权益的守护者,更是值得信赖的、有困难可以依靠的‘娘家人’。”市北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睿新策略,今年以来,市北区总工会对不同类型困难职工家庭开展梯度、分类帮扶,累计为157名困难职工发放帮扶资金41.31万元,深入企业走访15次,惠及人数32837人,发放物资总额61.08万元。
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